为什么专注力越好,孩子的学习效率越高?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7-08 09:41
“为什么我儿子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?”
“写作业永远拖拖拉拉,2小时起步!一会儿要喝水,一会儿又要上厕所...”
“做事总是3分钟热度!一点长性都没有”
“一看书就头疼,玩起游戏,看起动画片倒精神百倍!叫都叫不动!”
“做事总是心不在焉,丢三落四”
相信这些“毛病”,多多少少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。
其实,这往往跟孩子的专注力发展有关。
专注力,为什么是学习的基础?
专注力,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,它是指一个人专心于一件事、一个活动时的心理状态。
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:孩子成长过程中,Z重要、Z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。
这话一点没错。
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高级教师,就曾经分享过他的观察结果:
经过长期观察后我发现,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,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。成绩优佳的学生,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。
成绩优异者:在家里做事都目标明确,有条不紊,都有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,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几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
而学习困难的学生:则无论是家长盯、请家教,也不能让他们认真地、安静地做事情...
可见:专注力,是一切学习的基础。
专注力越好,学习效率越高,学习成绩也越好。
所以,不管看了多少“学霸养成帖”,Z终你都会发现:虽然这些学霸的学习习惯、家庭环境、教育方法各有不同,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征,那就是——专注。
放眼那些有所成就的人,无一不是专注力很强的人!
陈毅将军少年时曾因看书太专注,误把墨水当成饭吃到嘴里
物理学家牛顿曾因沉迷于做实验,误把怀表当做鸡蛋丢进锅里
世界极成功的企业家之一——比尔·盖茨曾经分享道,在他的的人生里,专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。
为什么很多孩子,都缺乏专注力?
专注力如此重要,但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缺少专注力呢?
1.家长不知道发展规律,总是无形中破坏孩子的专注力!
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,对于自己热衷的事,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。细心的家长也许会发现,从很小的时候开始,孩子就经常会出现“非常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”的情况,这也被称为“重复练习”。
但不幸的是,一些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,会阻碍孩子专注力的养成。比如孩子正在专心看书或者摆弄玩具的时候,家长不是让孩子吃水果,就是让他喝水、逗他玩儿,这种持续不断地长期干涉和打扰,就会逐步破坏孩子天生的专注力。
2.专注力可以提高,但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科学方法
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,专注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,但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,切忌拔苗助长,用自己的焦虑,喂养了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。
在心理学领域,专注力大体被分为:视觉型、听觉型和视听融合型。家长要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,就要先知道每个类型分别需要做什么,然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练习。
有研究显示,关于专注力这一点,亲子练习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任何专业机构,而且学龄期是儿童培养专注力的黄金时期。
但是,孩子的发展规律是怎样的?如何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?这些都需要学习。
3.你知道吗?亲子关系,是孩子专注力的重要影响因素
要想提高专注力,除了要知道孩子的发展规律,科学的培养方法以外,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知道,决定孩子专注力好坏,核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?
追本溯源,其实是亲子关系。
孩子专注力的发生和发展,是贯穿父母养育的全过程的。专注力的培养,与科学的养育方法和良好的亲子互动模式是密不可分的。
比如开篇提到的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、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,其实都不一定仅仅是孩子的问题,很多时候本质上其实跟家长的养育方式息息相关。
因此,专注力不仅仅是专注力,它是整个亲子关系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节!
亲爱的家长们,看了以上分析,
您是不是开始反思自己的养育方法了?
有时候,专注力的问题,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,很多时候其实是家长的问题!
术业有专攻,要想①不破坏②保护好③提高 专注力,我们需要寻求专业帮助,再逐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。
正是因为家长们的呼声,于是,我们万里挑一,精心打磨,联合脑科学家、中科院心理所&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的——林思恩博士,共同推出了这套专注力提升课。
家长朋友们,快快跟随脑科学家林思恩老师,用科学、权威、实践性强的方法,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吧!
以上便是给托育大家介绍的相关资讯,希望可以帮到大家,如想了解给更多请点击我们的官网。